大連商品交易所(簡稱:大商所)舉行鐵礦石期貨引入境外交易者啟動儀式,這是大陸首個已上市期貨品種實現對外開放,也是繼推出原油期貨後,第2個邁出國際化步伐的期貨品種。實際上,大商所此舉劍指新加坡交易所。大商所總經理王鳳海表示,將用3至5年時間,把大商所鐵礦石期貨建設成全球鐵礦石定價中心。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1996年大陸就已是全球最大的鐵礦石消費國。2003年,大陸更成為全球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去年大陸的鐵礦石進口量達10.75億噸,對外依存度超過80%。
擴大參與海外期貨開戶者增影響力
2013年,全球首個基於實物交割的鐵礦石期貨在大商所上市交易,當年便成為全球最大的鐵礦石期貨市場,但因缺乏海外貿易商參與,大商所鐵礦石期貨價格未能準確反映全球鐵礦石供需情況。也就是說,即便是全球鐵礦石期貨交易規模最大的市場,但鐵礦石的定價權並海外期貨教學不在大商所。
高盛分析指出,2016年大商所的鐵礦石期貨交易規模是新加坡交易所的20多倍,不過,儘管交易規海外期貨開戶模更低,但新加坡交易所比大商所擁有更多的定價權。新加坡交易所鐵礦石每日價格變化持續引導大商所的每日價格變化。
國內期貨和海外期貨其實沒有區別,都是屬於期貨的範疇,因為它們在交易的制度和原理上都是一樣的,但是在很多地方又有不同,像國內期貨就要遵循國內的法律,境外的話還要分地區,大部分的國內期貨公司在香港設立子公司要遵循香港的法律來進行規範,香港已經是一個法治比較完善的地區,在期貨和證券的監管上很早就已經形成一套比較完整的體系了,假如一個機構(法人/法團)想在香港本地開展以香港本地人(香港居民)為業務對象的期貨和證券業務或類期貨/類證券業務時,需要先取得香港證監會頒布的二號牌照(期貨)和一號牌照(證券)。其實在申請業務資格的時候並沒有太多限制,只要符合香港的規定和要求,就都可以申請香港的二號牌,也等同於申請香港的期貨公司,據我了解目前香港的期貨公司已經有6、7百家了。內地的期貨牌照不是隨意可以申請的,目前有固定的149家牌照是固定,也就是說你想去開一家期貨公司只能去收購現有的牌照,不可以新設,這是國內和海外期貨公司最大的區別。
高盛認為,相比大商所,在新交所的機構投資者更多,且個人投機者更少,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何大商所的巨額成交量與定價權之間的相關性不大。
對外開放實現國際化
王鳳海坦言,引入境外投資者是一個手段,目的是透過擴大參與者範圍來增加大商所鐵礦石期貨價格的影響力,透過中國期貨市場這個價格,反映出中國鋼鐵工業的整體供需變化,這是很準確、很靈敏的一個市場。
大宗商品跨國貿易公司嘉吉金屬事業部鐵礦石業務總裁Paul Ruston表示,中國鐵礦期貨對外開放,可以進一步促進鐵礦市場的價格發現,讓中國市場跟國際的鐵礦石市場連接起來。Paul Ruston指稱,中國是鐵礦石的最大進口國和使用國,境內外產業客戶普遍期待,中國鐵礦石期貨的國際化能為全球鋼鐵產業鏈,提供新的定價模式和避險工具。